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 侨乡

盘点:2016年温州发生的十大金融事件

2017年01月12日 16:42 稿件来源:温州日报   【字体:↑大 ↓小

  编者按

  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试验田,温州金改按照自己的节奏稳定前行。2016年是温州金改的第四年,是“关键之年”,经过这几年的累足成步,不少创新探索开始彰显成效。

  2016年全市新增贷款856.5亿元(含不良贷款处置还原),同比增长27.68 %,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至2.69%,与全省差距缩小到0.52个百分点;设立全国首家地级市专业处置不良贷款的资产管理公司,金融去杠杆攻坚有效地维护了地区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成效受到高层关注。

  过去的一年,依旧探路前行的温州金改又带来了新变化、新故事、新节奏。地级市资产管理公司、农民资产授托代管业务、农房抵押贷款试点……这些名词因为温州金改的突破而让人熟知。温州日报与你共同回瞬过去一年,挖掘2016年温州金融改革十大亮点。

  1 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 金融支持实体质效增强

  截至12月末,新增金融业融资规模1487亿元,较上年多增263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484.3亿元,同比多增218.4亿元,较年初增长6.43%;新增直接融资357亿元,同比增长41%。全市银行业经营向好,实现利润超过上年。政府增信平台为中小企业解套担保链,信保基金和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共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保证39.15亿元。有效地推动了经济企稳回升。

  2 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双降” 与全省差距大幅度缩小

  全年处置不良贷款372亿元,12月末全市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74.22亿元,不良率下降到2.69%,比年初下降了1.12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实现“双降”,不良率与全省的差距由年初的1.45个百分点缩小为0.52个百分点。

  3 资本市场补短板成效明显 冲刺速度居全省前列

  全面实施资本市场“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新增股份有限公司124家,总数821家,位列全省前茅;新增新三板挂牌、报会企业41家,总数72家,位居全省第一梯队;创新层企业数位居全省第四,融资活跃度稳居全省前列;新增上市公司2家,新增报会企业5家,新增报会数居全省第二;新增拟上市企业101家,总数突破200家。

  4 光大金瓯资产管理公司设立 探索不良资产处置新机制

  光大金瓯资产管理公司正式开业,成为全国首家专业处置不良贷款的地级市资产管理公司。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展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实施意见》,创新推出三方面9大举措,目前光大金瓯资产管理公司已收购资产包30亿元。

  5 金融去杠杆成效明显 工作经验获广泛肯定

  全年处置风险企业357家,比上年多处置10家,其中重大担保圈核心企业处置8家。加速“僵尸企业”出清,全年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和结案件分别占全省的42.28%和55.5%。企业平均授信银行数、担保数均较高峰时下降30%左右。金融去杠杆“温州解法”在省内外多地得到推广复制,相关经验受到国家领导及人总行、最高院等部门领导的批示肯定,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等国家媒体多次报道温州风险处置实践。

  6 创新农民资产授托代管业务 普惠金融实现新突破

  推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贷款”新模式,以农户资产授托承诺代替抵押和担保,已覆盖127个行政村,共发放农户4629户,金额11.72亿元。深化金融扶贫,出台《温州市金融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信贷扶贫、结算扶贫、信用扶贫、知识扶贫四大工程。发放扶贫再贷款10.5亿元,实现与低收入农户、扶贫产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精准对接,累计支持农户和企业一万多户。

  7 推进农房抵押贷款试点 业务量居全国首位

  出台《温州市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方案》,落实确权登记、交易流转、风险补偿、司法保障等试点配套政策,设立6.5亿元的支农再贷款,定向支持农房抵押贷款业务发展。农房抵押贷款余额突破百亿元,达101.12亿元,比年初增加18.29亿元,余额和增量均居全国首位,累计支持农户四万多户。

  8 打造村镇银行“总部经济” 促进地方利税增长

  鹿城、瓯海、龙湾、苍南等农商银行做优做强村镇银行“总部经济”,累计获批量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指标62家,已开业45家,实现投资收益13.7亿元,成为我市农合机构新的盈利增长点。

  9 持续高压打击恶意逃废债 维护区域金融秩序稳定

  深入开展“构建诚信、惩戒失信”专项行动,按季分批将179个失信对象在媒体上曝光,92家涉嫌逃废债务企业列入约谈或公安打击对象。先行先试“银行业联合惩戒逃废债”,从开户结算、取现、授信、办理信用卡等四方面限制服务,获全省推广。创新推出风险企业(个人)资产变更信息共享机制,将278条风险企业及个人信息纳入联动监测与信息共享,从源头上管控恶意逃废债行为。

  10 推进保险产品价格市场化 深化保险业供给侧改革

  启动商业车险费率改革,逐步扩大保险公司费率厘定自主权,体现“奖优惩劣”的经济杠杆效应,最低折扣从7折降至4.34折,惠及大部分车险消费者,全市车均保费降幅4.48%。推进人身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全面建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人身险费率形成机制,保护消费者权益,守住行业风险底线。全年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3.33%。

  本报记者 邹雯雯

要闻回顾
精彩图片
精彩视频
友情链接: 中国新闻网 中国侨网 央视网 新华网 凤凰网 凤凰欧洲台 亲情中华春晚 土豆视频网 优酷视频网 雅虎 搜狐 美国侨报 法国欧洲时报 西班牙欧华报 新疆天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