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没有哪一个座城市的桥会象布达佩斯多瑙河上的桥一样绚丽迷人,也没有哪一座城市的桥会象这里的桥一样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
多瑙河是隔绝布达和佩斯这两座城市的惟一自然因素,但戏剧性的是,也正是她,将这两座城市紧密连结在一起。很早的时候,多瑙河上并没有桥,布达和佩斯两岸的联系一直靠摆渡,后来出现了浮桥。从春季到秋季,河上一座木制浮桥是惟一的交通枢纽,到了河水冻结的冬季,人们拆下浮桥,驾驶马车直接从冰面上飞驰至对岸。春初秋末是居民们最无奈的时光,刚刚结冰的河流既无法架设浮桥,也不能承载行人和马车。每到此时,两岸就要有几天的时间断绝往来——运气不好的时候要几个星期。1800 年冬季,佩斯城所有行政官员到布达城参加奥地利总督的盛大婚礼,结果困在对岸几个星期。
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桥的命运。
1820 年冬天,有位匈牙利的贵族塞切尼伯爵忽然得到父亲在维也纳病危的消息,遂准备立即出发去看望父亲,可是多瑙河上的浮冰挡住了去路。无论他怎么着急,也无法马上过去。等到浮冰终于融化,浮桥可以使用,这位伯爵终于渡过多瑙河赶赴维也纳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他最终未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于是,这位愤怒的伯爵发誓要在多瑙河上修建一座永久性的桥梁。 他号召贵族成立建桥团体,并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之后,从英国请来了设计师和建筑师,甚至连建造桥梁的钢材都是从英国进口的。他自己也捐献出了一年的俸禄。1849 年6 月,由英国人威廉•克拉克和阿达姆•克拉克兄弟俩共同设计修建的一座永久性桥梁,经过了十年的时间终于建成了。这是一座以链索为骨架的三孔铁桥,长380 米,宽15.7 米,两座桥墩之间相距203 米,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竣工之日,举行了隆重的庆典。
为了纪念塞切尼伯爵的贡献,大桥被命名为“塞切尼链子桥”。桥的两头各有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出自雕塑家马勒士查古•亚诺什之手。围绕这对石狮,还有一段轶闻。相传石狮雕成后,雕塑家扬言,如果有谁能找得出这对石狮子身上有什么毛病,他宁愿跳河自杀。于是大家纷纷前往观看这对石狮子,试图挑出它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这对石狮子实在太完美了,谁也别想挑出什么毛病。突然一个小孩儿喊了一声,“这对石狮子没有舌头”。于是这位雕塑家无地自容,真的跳河自杀了。传说毕竟是传说,雕塑家的心胸哪能这样狭窄。在1890 年,有人还看到这位雕塑家活得好好的。再说这对石狮子也并非真的没有舌头,只是太高了,人站在下面看不到而已。但是石狮子没有舌头倒成了一个典故。女人大多好嚼舌头,每当看到女人多嘴多舌或自己老婆说东道西喋喋不休时,男人就会说,再多说就让你象链子桥的狮子一样没有舌头。
正因为有了这座桥,布达和佩斯这两座城市才连为了一体。
在布达的桥头,绕过一个转盘就是一个隧道,一直穿过布达山的底下,长度与链子桥相仿。人们说,当时之所以修建这个隧道,是因为下雨的时候,可以把大桥拉进隧道,为大桥挡风遮雨。当然这只是幽默的匈牙利人开的一个玩笑而已。多瑙河上共有九座公路桥,两座铁路桥。链子桥往北是玛尔基特桥,这座桥由法国著名设计师艾菲尔设计,1872-1876 年建成。这座桥不但连接布达和佩斯两岸,而且有一个支叉伸向旁边的玛尔基特岛,因此是一座三叉形的桥,从空中看,尤如玛尔基特岛的一对翅膀。
链子桥往南是伊丽莎白桥和自由桥。伊丽莎白桥名取自希茜公主,建于1897-1903 年,是一座悬索吊桥,长度290 米。从建成到1926 年,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悬索吊桥。自由桥原名费兰茨桥,即以奥匈帝国皇帝、希茜公主丈夫的名字命名,因此与伊丽莎白桥是“夫妻桥”。
其他还有裴多菲桥、阿尔巴德桥、拉吉马纽什桥等,每一座桥都各有特色。尤其是19世纪建的几座古老的桥,姿态各异,造型别致:白色的伊丽莎白桥娉婷婀娜,绿色的自由桥轻灵欲飞。最漂亮的链子桥豪华庄重,一到夜晚,桥上两侧的灯光打开,尤如一串晶莹夺目的珍珠项链挂在多瑙河的玉带上,又如一道彩虹横架多瑙河,组成一幅绚丽画面,真是美仑美奂,妙不可言。一到周末,布达佩斯市政府就将链子桥关闭,车辆不准通行,专供市民和游人行走。此时漫步在桥上,俯视桥下平缓流过的多瑙河,心情格外地放松和悠闲。一座城市有了水、有了河,就有了灵气。布达佩斯就是这样一座充满灵气的城市。凡是到过布达佩斯的人,无不为她的秀美、精致而赞叹不已。布达佩斯所蕴涵的诗情画意,向人们充分展现了一幅幅深藏历史内涵的精美画卷。大家都习惯于将布达佩斯称为“东欧小巴黎”,
但我以为,从城市整体看,布达佩斯的美犹胜于巴黎的美,布达佩斯多瑙河的美更胜于巴黎的赛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