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宫位于城堡山的南端,雄伟壮丽,周围盘亘着巨石砌成的陡峭高墙和角堡,使整座王宫就像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多瑙河对岸的佩斯。这座王宫始建于13世纪,当时主要用作军事堡垒。它的兴衰见证了匈牙利民族的历史。1241 年,蒙古军事统帅拔都汗(成吉思汗长孙,忽必烈堂兄)率军西征,铁骑所到之处势如破竹,锐不可挡,
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征服了整个匈牙利,并焚烧了王宫。后世的匈牙利史学家不无伤感地写道:“立国350 年之久的匈牙利第一次被彻底的消灭了!”第二年,由于窝阔台大汗去世,拔都汗要赶回去参加葬礼,蒙古大军如潮水般向东撤退。这在匈牙利历史上被称为“鞑靼之灾”。据匈牙利史料记载:蒙古人入侵前,匈牙利共有人口200 多万,蒙古军撤退后, 全国人口仅剩不足百万人。
在13-15 世纪,王宫又经过几次重建和扩建,并采用当时流行的哥特式风格。后来,马加什国王执政时,又再次对王宫进行了扩建,并增加了很多文艺复兴风格的华丽装饰,使匈牙利王宫成为文艺复兴时期闻名欧洲的著名建筑。1541 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入侵并占领了布达,王宫随之落入土耳其人手中达150 年之久,主要被用作马厩和弹药库。1578 年,闪电击中了弹药库,王宫的一部分被炸毁。1686 年,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匈牙利组成的基督教联军向土耳其人发起猛烈进攻,大炮对着王宫轰击了一个月,使王宫再次遭到了毁灭性破坏。
土耳其人被赶走后,匈牙利屈从于哈布斯堡王朝,没有了自己的国王,王宫自然也就无人修整。一直到1867 年奥匈帝国成立,根据法律,匈牙利国王由奥皇兼任,必须经常到布达佩斯视政,于是,重建王宫才提上日程。重建工程从1890 年开始,至1903 年竣工,新建的王宫改为新巴洛克式风格,有宫室860 间,是当时欧洲最壮丽的新巴洛克式建筑。但是落成后,真正来过这里的只有两位国王和一位摄政,即费伦茨•尤若夫(希茜公主的夫君)、卡洛伊四世(匈牙利末代国王)和霍尔蒂摄政,其中主要是霍尔蒂在此居住过。二战期间王宫由德军占领,战争末期遭盟军轰炸,王宫被夷为平地。我们现在看到的王宫是战后重建的。新建的王宫,其外部的建筑形式仍保留着原巴洛克式风格,但内部采用了适合现代需求的新结构。现在王宫南翼是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和塞契尼国家图书馆,北翼是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央大厅是匈牙利民族画廊,展示着匈牙利历代名画家和雕塑家的大量精品,
其中主要是19-20 世纪的作品。王宫的庭院格外气派。在面对多瑙河的殿前广场,矗立着1686 年指挥解放布达和佩斯的基督教联军司令萨沃约依•耶诺公爵(奥地利的将军)的青铜雕像。他高骑马上,紧勒疆绳,